檢查內容
(1)檢查以宏觀檢查、壁厚測定、內表面檢測為主,必要時可采用其他無損檢測方法;
(2)根據腐蝕機理和使用狀況檢查壓力容器本體、對接焊縫、接管角焊縫有無裂紋、變形、鼓包及泄漏等。對應力集中部位、汽液相交界處、變形部位、異鋼種焊接部位、補焊區、工卡具焊跡、電弧損傷處應重點檢查;
(3)檢查內外表面的腐蝕和機械損傷;
(4)檢查結構及幾何尺寸是否符合要求;
(5)檢查壁厚是否減薄,厚度測定點的位置,一般選擇下列部位:
1)液位經常波動部位;
2)易腐蝕、沖蝕部位;
3)制造成型時,壁厚減薄部位和使用中易產生變形的部位;
4)表面缺陷檢查時,發現的可疑部位;
5)接管部位;
(6)檢查焊縫有無埋藏缺陷;
(7)檢查材質是否符合要求;
(8)檢查法蘭密封面有無裂紋;
(9)檢查緊固螺栓的完好情況,對重復使用的螺栓應逐個清洗,檢查其損傷情況,必要時進行表面無損檢測。應重點檢查螺紋及過渡部位有無環向裂紋;
(10)檢查支承或支座的損壞,大型容器的基礎下沉、傾斜及開裂;
(11)檢查保溫層、隔熱層、襯里有無破損,堆焊層有無剝離;
(12)檢查安全附件是否靈敏、可靠;
(13)各類壓力容器重點檢查部位及內容。
冷換設備
檢查部位主要有管板、管箱、換熱管、折流板、殼體、防沖板、小浮頭螺栓、小浮頭蓋、接管及聯接法蘭等。重點檢查以下部位:
易發生沖蝕、汽蝕的管程熱流入口的管端,易發生縫隙腐蝕的殼程管板和易發生沖蝕的殼程入口和出口;
容易產生坑蝕、縫隙腐蝕和應力腐蝕的管板和換熱管管段;
介質流向改變部位,如換熱設備的入口處、防沖擋板、折流板處的殼體及套管換熱器的U型彎頭等;
檢查殼體應力集中處是否有裂紋;
檢查換熱管壁厚;
f.檢查接管及法蘭密封面。
塔器
重點檢查以下部位:
a.積有水分、濕氣、腐蝕性氣體或汽液相交界處;
b.物流“死角”及沖刷部位;
c.焊縫及熱影響區;
d.可能產生應力腐蝕以及氫損傷的部位;
e.封頭過渡部位及應力集中部位;
f.可能發生腐蝕及變形的內件(塔盤、梁、分配板及集油箱等);
g.破沫器、破沫網、分布器、渦流器和加熱器等內件;
h.接管部位;
i.檢查金屬襯里有無腐蝕、裂紋、局部鼓包或凹陷。
反應器
重點檢查以下部位:
a、檢查反應器對接焊縫、接管角焊縫、支持圈凸臺有無裂紋;
b、檢查法蘭密封槽有無裂紋;
c、檢查冷壁反應器襯里有無脫落、孔洞、裂紋、麻點及疏松等;
d、檢查熱壁反應器堆焊層有無表面裂紋、層下裂紋及剝離;
e、檢查重復使用的緊固螺栓有無裂紋;
f、檢查支撐梁、分配器泡罩及熱電偶套管有無裂紋等;
g、檢查其他內構件。